健美网徽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锻炼 > 伤痛

运动物理治疗的介绍

时间:2014-04-21   来源:健美网  作者:www.muscles.com.cn

  3、运动控制顺序

  (1)个体发育规律 先屈曲后伸展,先内收后外展,先尺侧后桡侧,最后是旋转。

  (2)运动控制发育顺序 ① 关节重复运动,如新生儿四肢的活动。② 大关节周围肌肉的协同收缩,是固定肢体近端关节,发展远端关节技能活动的基础。③ 远端关节固定,近端活动。④ 技巧运动,肢体近端关节起固定作用,而远端部分进行活动,例如爬行、行走、手的使用等。

  (二)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控制关键点,运用反射性抑制模式,利用生理或病理反射调节肌肉收缩反应,即各种功能性技能都是以姿势控制、翻正反应、平衡反应和其他保护性反应,以及伸手、抓握和松开等基本模式为基础。中枢性瘫痪治疗的关键控制异常运动模式。为此可以通过姿势与运动的基本模式,诱发出非随意反应,从而达到调节肌张力或引出所需要运动的目的。该技术在脑瘫和偏瘫患者应用较普遍。

  1、反射促进 ① 反射性抑制模式 指抑制异常肌紧张的模式,一般与促进翻正反应和平衡反应同时应用。例如头抬高促进身体伸肌紧张,抑制屈肌紧张;头屈曲促进身体屈肌兴奋,抑制高张力的伸肌;肢体内旋抑制侧展,而外旋抑制屈曲。② 翻正反应和平衡反应。诱发翻正反应要以头为关键点,将一手托住患儿颏下,另一手抵住头后部。诱发迷路翻正反应,要以肩胛带作为关键点,双手应放于患儿腋下,并将手指伸开。当患儿能抗引力维持某种体位之后,可通过移动其重心来引出平衡反应,可以采用平衡板或巴氏球训练。

  2、感觉刺激 加压、抗阻负重、轻拍、叩打肌肉、挤压关节、来回推动患儿等,以提高肌张力或刺激平衡反应。

  3、治疗程序 对患儿治疗时先采用仰卧位,颈屈曲以抑制紧张的伸肌;接着将颈旋转,以引出颈翻正反应,使其滚动至俯卧位;然后将头保持于伸展位,以抑制紧张的屈肌。如将患儿放在平板上,则可将板稍倾斜,以引出翻正反应变成仰卧位。下一步,在俯卧位重新将颈伸展,以抑制紧张的屈肌;然后将头轻轻向上推动,便可促使患儿采取双肘支撑位;再次将患儿倾斜或轻推患儿,使其失去平衡以引出反应。接着将颈屈曲,以促使屈髋,并结合抵住头顶向后推压,便可导致四肢着地,或爬行位;或把患儿的头提起并转向一侧,然后在其达到侧卧位之前,抵往头顶向后推压,使脊柱与髋部屈曲而脊柱继续转动,便可促使患儿坐起。当患儿能控制某一姿势时,便可采用该体位以引出平衡反应。训练过程中可将以上操作与诱导和鼓励患儿完成功能性活动结合起来。注意活动要求应力所能及,过分用力反会引起紧张而转入异常姿势。

  (三)Brunnstrom技术

  Brunnstrom技术的核心为中枢神经兴奋扩散原理,瘫痪早期利用协同运动和反射模式作为促进手段诱发肢体的运动反应,再从异常模式中引导正常运动成分,最终脱离异常模式,形成正常模式,恢复运动控制能力。主要用于评估和治疗成年偏瘫患者。

  1、中枢性瘫痪运动恢复分期

  I期:弛缓,无随意运动。

  II期:出现协同运动,痉挛开始发生。

  III期:协同运动能随意进行,痉挛加强,且可较显著。

  IV期:能作脱离协同模式的某些运动,痉挛减轻。

  V期:能脱离协同模式自由运动,痉挛轻微。

  VI期:能自由进行单个关节的运动,协调接近正常,无痉挛。

  2、促进技术

  (1)联合反应 作健肢全力抗阻收缩,诱发患肢发生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称为联合反应,有痉挛存在时更易发生。常见的反应模式是:健侧上肢抗阻屈曲或伸展分别引起患侧上肢屈肌或伸肌协同运动;健侧下肢抗阻屈曲或伸展分别引起患侧下肢相似的运动。此外,患侧上肢用力屈曲或伸展亦可能引起同下肢出现相同动作。仰卧位作健侧髋关节抗阻外展或内收时,能引出患侧相同运动。

  2、协同运动 进行单关节运动时,与该动作关联的所有肌群会自动收缩,而呈现一种固定的活动模式。

  (1)上肢 ① 屈肌协同运动 肩胛骨后缩或抬高,肩外展外旋,肘屈曲,前臂旋后,腕指屈曲;其中肘屈曲是该组动作的最强成份和首先出现的动作,而肩外展外旋是弱成份。② 伸肌协同运动 肩胛骨前伸,肩内收内旋,肘伸展,前臂旋前,腕和手指的动作不定;其中胸大肌是最强成份,故肩内收内旋是最先出现的动作,其次为前臂旋前,肘伸展最弱。上肢屈肌协同运动的出现通常先于伸肌。如两者均存在且痉挛显著,则两者的最强成份分结合起来,即肩内收内旋,肘屈曲,前臂旋前,腕指屈曲,而呈现为偏瘫上肢典型姿势。



二维码
分享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