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网徽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

第十三章:有氧运动能力

时间:2014-04-23   来源:健美网  作者:www.muscles.com.cn

  (一)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空气中的氧通过呼吸器官活动吸进肺,与肺循环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携带,并运输到肌肉组织附近;红细胞释放出氧并弥散进入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利用氧进行有氧代谢活动。因此,影响有氧耐力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心肺功能、骨骼肌的特点、神经调节能力以及能量供应特点。

  目前研究认为,心肺功能是影响VO2max的中枢机制,而肌纤维类型的百分比组

  成及其骨骼肌的代谢特征是影响VO2max的外周机制。

  1.心肺功能

  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空气中的氧通过呼吸器官活动吸进肺,与肺循环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通气量越大吸人体内的氧就越多,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影响肺通气量的变化。因此,运动时提高和掌握有效的呼吸动作,增强呼吸机能就可以提高有氧耐力。

  心脏的泵血功能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心输出量受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制约。运动训练使心脏的形态与机能出现适应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内腔扩张,心容积增大,安静时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而每搏输出量决定于心肌收缩力量和心室腔容积的大小。

  红细胞的数量是影响有氧耐力的一个因素。血液中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携带氧进行运输。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假如下降10%,则往往会引起运动成绩下降。

  2.骨骼肌的特征

  肌组织的有氧代谢机能影响有氧耐力。肌肉内毛细血管网开放数量的增加,可使单位时间内肌肉血流量增加,血液可携带更多的氧供给肌肉。每100毫升动脉血流经组织时组织利用氧的百分率称为氧的利用率,表示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优秀的耐力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肌红蛋白、线粒体和氧化酶活性高、毛细血管数量多。

  3.神经调节能力

  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稳定性,以及中枢之间的协调性影响有氧耐力。长期耐力训练可以改善神经的调节能力,节省能量消耗,保持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

  4.能量供应特点

  糖和脂肪在有氧的条件下,能保持长时间供能的能力是影响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主要以有氧供能为主。在运动中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比例逐渐增大,糖原的利用减少。供能物质的储存、肌肉有氧氧化过程的效率、各种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动用脂肪 供能的能力,都可以通过有氧耐力训练来提高。

  (二)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



二维码
分享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